近年来,随着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、肿瘤精准治疗中各类靶点的持续探索,以及越来越多靶向药物的问世,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 为了规范新型药物的选择与使用,最大程度发挥抗肿瘤新药的优势,同时尽可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自2018年起,每年都会定期更新并发布《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》,以此指导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。 在2025开年之际,国家卫健委官网再次如期发布了《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(2024 版)》。那么依据这一最新指导原则,具体有哪些内容更新?在使用各类靶向药物时,哪些必须进行肿瘤基因检测,哪些又无需检测呢?下面,小编将为大家进行简要科普,供癌友们参考。
在守护公众健康的道路上,自贡高新肿瘤医院公共卫生科始终坚守使命,以实际行动为辖区内 1.7 万名居民筑牢健康防线,撑起了一把坚实的 “健康保护伞”。据公共卫生科科长阳凤介绍,2024 年度,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诸多挑战,科室积极与各方展开深度合作,全方位、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任务。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当健康亮起红灯,医院成为人们寻求希望与治愈的港湾。我们深知,一缕熟悉的味道、一点家的温暖,对患者康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于是,在医院食堂旁,一间爱心厨房如同一簇温暖的烟火,让五湖四海的就医之人尝到了“家”的味道。
诊断
1、肿瘤标志物
2、影像学检查
治疗
1、免疫调节: ①联合免疫疗法(cic) ②三氧血液活化疗法 ③中西药免疫
2、中医药疗法 、华药
3、 微波热疗
诊断
1、肿瘤标志物 2、影像学检查 3、内窥镜检查 4、穿刺活检术 5、基因检测 6、pd-1表达水平检测 7、tmb检测 8、CTDNA检测
治疗
1、微创手术: ①氩氦冷冻疗法(csa) ②纳米刀消融疗法(ire) ③粒子刀疗法 、(介入治疗:动脉灌注 化疗+栓塞、 微球介入化疗 +栓塞、支架植入术、胸腔腹腔灌注化疗术) ④光动力疗法 ⑤微波消瘤减瘤疗法 ⑥经皮射频消融疗法 ⑦经皮化学消融疗法
2、免疫调节: ①联合免疫疗法(cic) ②三氧血液活化疗法 ③中西药免疫
3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 微波热疗
4、中医药疗法 、华药
诊断
1、肿瘤标志物 2、影像学检查 3、内窥镜检查 4、穿刺活检术 5、基因检测
治疗
1、手术:① 根治手术 ② 新辅助治疗 ③ 转化手术
2、微创手术: ① 氩氦冷冻疗法(csa) ② 纳米刀消融疗法(ire) ③粒子刀疗法 、(介入治疗:动脉灌注 化疗+栓塞、微球介入化疗+栓塞、支架植入术、胸腔腹腔灌注化疗术) ④光动力疗法 ⑤微波消瘤减瘤疗法 ⑥经皮射频消融疗法 ⑦经皮化学消融疗法
3、免疫调节: ①联合免疫疗法(cic) ②三氧血液活化疗法 ③中西药免疫
诊断
1、肿瘤标志物 2、影像学检查 3、内窥镜检查 4、穿刺活检术 5、基因检测
治疗
1、手术
2、微创手术:① 肿瘤标志物 ② 影像学检查 ③ 内窥镜检查 ④ 穿刺活检术 ⑤ 基因检测腔镜下手术 ⑥ 腔镜下氩氦冷冻疗法(csa)⑦ 腔镜微波消融术 ⑧ 腔镜下经皮射频消融疗法 ⑨ 腔镜下药物注射术 ⑩氩氦冷冻疗法(csa)
诊断
1、诊断肿瘤标志物
2、低剂量螺旋CT
3、穿刺活检术
治疗
1、氩氦冷冻疗法(csa)
2、手术治疗
3、华药
4、 中医药疗法
5、观察治疗
经动脉化疗栓塞术、化疗药物灌注术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。它是指在DSA影像引导下不开刀,从外周动脉插入直径约1.5毫米的动脉导管到肿瘤供血血管,靶向注入抗肿瘤药物,然后栓塞肿瘤的血管,使肿瘤遭受化学毒性和缺血缺氧双重打击,把肿瘤毒死、饿死。肿瘤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相比于静脉全身化疗能提高5倍到10倍,治疗效果要提高数倍,有着非常确切的疗效。 【详情】
微波融术指的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,将消融针刺入肿瘤内,针尖通过微电极发出射频波或微波,激发组织进行等离子振荡,离子相撞击产生热量(80-100℃)使局部组织产生高温、干燥、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,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。 【详情】
肿瘤科特有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以“用小东西办大事”著称。碘125粒子是一种微型密封放射源,圆柱形,外形总长仅为4.5mm,直径仅为0.8mm,有效放射半径1.7cm。通过极细的穿刺针植入肿瘤内部,在电离辐射的作用下,最大程度的抑制、破坏并杀灭肿瘤细胞,具有创伤小、放射损伤周围组织范围小、持续治疗时间长、疗效确切等特点,广泛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、不愿意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。放射性粒子植入,能够精确放疗,是体内的“伽马刀”,而且只对有效范围的肿瘤组织有放射效果,不损伤有效范围以外的正常组织,而且不开刀,无痛苦,真正做到了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损伤。 【详情】